在人口密度低、污水排放量較少的農村地區,人工濕地是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中應用較為普遍的一種處理工藝。下面,我們詳細介紹一下這種處理工藝。
簡介
人工濕地是一個模擬自然濕地的人工綜合生態系統,與自然沼澤地類似,,但由人工建造和監督控制運行。系統中,污水與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動的過程中,利用土壤、人工介質、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同作用,對污水、污泥進行處理。
★ 濕地系統中的微生物是降解水體中污染物的主力軍。好氧微生物通過呼吸作用,將廢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分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厭氧細菌將有機物質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甲烷,硝化細菌將銨鹽硝化,反硝化細菌將硝態氮還原成氮氣......通過這一系列的作用,污水中的主要有機污染物都能得到降解同化,成為微生物細胞的一部分,其余的變成對環境無害的無機物質回歸到自然界中。
★濕地系統中的植物能夠為水體輸送氧氣,增加水體的活性。其在控制水質污染、降解有害物質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濕地生態系統中還存在某些原生動物及后生動物,甚至一些昆蟲和鳥類也能參與吞食濕地系統中沉積的有機顆粒,然后進行同化作用,將有機顆粒作為營養物質吸收,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去除污水中的顆粒物。
作用機理
其作用機理包括吸附、滯留、過濾、氧化還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轉化、植物遮蔽、殘留物積累、蒸騰水分和養分吸收及各類動物的作用。
與傳統污水處理廠的對比優勢
1.人工濕地采用純生物技術進行水質凈化,不存在二次污染的問題。而污水處理廠則使用化學方法,在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富含化學成分的淤泥、廢渣等影響環境;
2.人工濕地的建設周期短,平均建設周期在3個月以內,而建設一座傳統污水處理廠和完成相關管道的鋪設往往需要一年以上;
3.人工濕地的運行管理比污水處理廠簡單、便捷,基本不需要專人負責管理,只需定期清理格柵池、隔油池、每年收割一次水生植物即可;
4.人工濕地與傳統污水處理廠相比投資少、運行成本低,且在處理過程中基本上采用重力自流的方式,處理過程中基本無能耗;
5.人工濕地以水生植物水生花卉為主要處理植物,在處理污水的同時還具有良好的景觀效果,有利于美化環境;
6.人工濕地還會帶來可持續的經濟效益,在人工濕地上選種一些具備凈化效果和一定經濟價值的水生植物,在處理污水的同時還能同時產生經濟效益。
注意事項
由于人工濕地中其主要作用的還是微生物,所以濕地設計中應包括防止濕地填料堵塞問題、植物死亡問題和過冬問題。一般人工濕地服務期限按10-15年計算,也就是說設計比較完善的人工濕地系統在達到服務期限以后才需要清理填料床,以使其重新投入實用。
據相關研究顯示:技術上,人工濕地對有機物去除率較高,采用系統完善、組合濕地、聯合其他工藝等改進方法后,人工濕地對氮磷有很好的去處效果。再加上其投資少、運行成本低等經濟方面的優勢,使得該處理工藝在農村地區具有很強的推廣意義。